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2012年5月份美国呼吸治疗期刊的中文网播-简体中文版

您好,我是刘金蓉呼吸治疗师,为您进行2012年5月份美国呼吸照护期刊的中文网播。每篇文摘后,杂志主编Dean Hess博士有摘要讲评。

第一篇文摘是由Arroliga和其同事所发表的 “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一项多学科研究”。他们对四个成人监护病房中插管且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们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 他们在2007年4月起实施使用呼吸机集束治疗方案,他们报告了2008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在2009年由呼吸治疗师执行口腔护理后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显示此2年期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确实减少了。 在研究期间,有2588个病人在成人监护病房里接受有创机械通气, 2008年期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是每1000机械通气日中有4.3,而2009的发生率为每1000机械通气日中有1.2。抗生素天数在2009年比起2008年相对较少。 平均停留在监护病房的天数没变,而在2009年的住院天数则少于2008年。住院死亡率在两个年份之间没有差别。在研究期间遵守呼吸机集束治疗方案在92%以上,在呼吸治疗师负责口腔护理后,口腔护理的依从性由33%提高到97%。 作者们的结论是,VAP发生率的减少与呼吸治疗师对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执行口腔护理是相关的。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在近几年颇受瞩目。Arroliga等人评估由呼吸治疗师执行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发现在呼吸治疗师负责执行口腔护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 如Sandrock在他的评论中指出,这研究突显出团队整体护理对于改善病人结果的重要性。这同时也凸显了呼吸治疗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角色。呼吸治疗师和护理师们共同合作来执行VAP 集束方案以降低VAP发生率为目标是很重要的。

第二篇文摘是由Oto等人所发表的 “自动管路补偿降低气管插管至少48小时病人的吸气功的潜在不足”他们收集了20位患有严重疾病且需要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的病人使用过的气管内管。 在拔管后以风箱式肺模型仿真自主呼吸来测量气管内管的压力-时间乘积的阻力,其肺模型的设定参数为每分钟呼吸次数10次,吸气时间1.0秒,及潮气容积分别设在300 mL、500 mL和700 mL。呼吸机被设定自动管路补偿功能100%合并有呼气末正压5 cm H2O及吸入氧浓度21%。 记录气气管内管两端的流速和气道压力,且对气管内管远端所测的压力-时间乘积予进行分析。压力-时间乘积因管路补偿时增加潮气容积而增加。即使设定100%管路补偿,呼吸机也无法对因气管内管所造成的阻力做完全地补偿。 以使用过的气管内管和新的比较,其峰流速和气道峰压较低,压力-时间乘积比较大。作者得出结论,自动管路补偿不会对因气管内管所造成的呼吸作功做必然的补偿。气管内管结构改变和支气管分泌物会增加阻力,并且减少对于增加呼吸功所做补偿的能力。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自动管路补偿是使用来克服气管内管流速衍生的阻力作功。然而,气管内管的内部阻力可因气道分泌物或管路变形而增加。Oto等人评估使用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的严重疾病病人其气管内管在使用管路补偿功能的效果。 他们发现管路结构改变和气道分泌物会增加阻力,因而降低对增加的呼吸功所作补偿的能力。这些结果与其他研究发现一致,显示了自动管路补偿可能不会改善自主呼吸训练的耐受力。如L’Her在他的评论中所描写的,管路补偿是安全的,但它的使用仍存有争议。

第三篇文摘是由Cabrini和其同事所发表的“由病人角度来看无创呼吸机在普通病房的使用:初步性研究”。他们前瞻性地访问因急性呼吸衰竭成功地在普通病房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病人。病人是在无创呼吸机使用后的24到48小时内接受访谈。 研究排除的标准为使用无创呼吸机失败、病人无法胜任或不愿参与此研究、病人被转送监护病房。45例病人被纳入此研究中。只有20%病人参与了开始无创通气时的参数设定,超过40%报告他们并未参与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讨论,80%报告他们从未被征询去尝试另一种接口。 所有病人都知道如何求救,但只有四分之一的病人被训练如何移除面罩,且有22%报告在有需要移除面罩时无法予以完全移除。一半的病人报告在有需要帮助时可以立即获得帮助,但15%病人则等待超过3分钟。 所有病人都有并发症产生,且18%报告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对呼吸更糟。作者对此得出结论,病人报告只有低程度参与在一开始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设定,并且对于护理人员的沟通满意度是低的,及在紧急状况不是很安全。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虽然针对病人因急性呼吸衰竭在普通病房逐渐增加地使用无创呼吸机,但它并未有深入地探讨在普通病房的成功和失败危险因素及病人安全观点。 Cabrini等人前瞻性评估普通病房的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病人报告只有低程度参与在一开始的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设定,并且对于护理人员的沟通满意度是低的及在紧急状况不是很安全。 在他们的评论中,Kacmarek 和 Villar强调了在监护病房以外使用无创呼吸机时,选择病人的重要性。

第四篇文摘是由Kacmarek和其同事所发表的”呼吸治疗部门的主管关于呼吸治疗学生和执业呼吸治疗师未来教育和资格认证的调查”。此调查报告主要对象为呼吸治疗部门的主管。在引导性测试和问卷重整后,在美国呼吸照护协会(AARC)认可下由其2010年五月会员名单中选定2368位标示为呼吸治疗部门主管,通过网络方式调查。总共收到663份有效问卷。而平均来看,在调查的医院中空缺率是只有0.81是专职的。 在第二次2015年会议中提出的66 项实习学生和执业呼吸治疗师的核心能力,其中90%对于其中42项表示同意,50~90%对于其中19项表示同意,小于50%对于其中5项表示同意。 而主管们对于毕业学生的就业学历没有共识,有36.8%的主管偏好大学或是硕士,36.7%是偏好专科,而有176位(占26.55%)是没有任何偏好的。而有41.8%回复者指出必须拥有呼吸治疗学士或是硕士才有资格考取证照来提供呼吸治疗。而调查指出,81.2%的主管觉得在2015年以后,具有RRT资格的人才能够执业。作者的结论指出,对于实习学生和执业呼吸治疗师须具备66项核心能力有良好的共识,而执业资格应以RRT为基本要求。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Kacmarek等人调查调查呼吸治疗部门的主管关于呼吸治疗学生和执业呼吸治疗师未来教育和资格认证。对于实习学生和执业呼吸治疗师须具备的核心能力有良好的共识,而执业资格应以RRT为基本要求。有同样数量的主管们对于毕业学生的就业学历分别喜爱大学或专科。而这些发现在美国呼吸照护协会所主办的2015年会议中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篇文摘是由Urbano等人所发表的”高流速氧气治疗: 在儿童气道模型的压力分析。”此为一项体外试验。以一个高流速氧气治疗系统分别连接三种接口-鼻导管、鼻面罩和口鼻面罩于两种儿童假人-婴儿和新生儿。分别在管路、气道和咽喉测量以流速是5、10、15、20 L/min所产生的压力。此试验分别在有漏气与没有漏气状况下执行。 在不同的接口下所产生的压力是非常类似的。被记录到的最高压力值是经由鼻导管或是鼻面罩时,以流速为20 L/min所产生的4 cm H2O压力。当假人的口保持张开时,则无法在气道和咽喉侦测到压力。作者结论是以高流速氧气治疗系统于实验儿童模型中会产生低程度的持续气道正压,即使是使用很高的流速。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高流速氧气治疗和它在气道中产生压力的机转尚未被研究过。 Urbano等人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高流速氧气治疗系统在体外实验环境下经由模拟儿童气道所产生的压力。高流速氧气治疗系统只有在实验儿童模型中会产生低程度的持续气道正压,即使是使用很高的流速。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咽喉与气道对于流量与压力的测量有相似的关联性。最高压力被记录到是在流速为20 L/min 时压力值为4 cm H2O。当假人的嘴巴保持张开时,则无法在气道和咽喉侦测到压力。

第六篇文摘是由Chen等人所发表的“在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运动训练对于肺部力学及功能状态的影响”。在呼吸照护中心有27个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被分为运动训练组和控制组,而运动计划包括10次运动训练。对于肺部力学和生理功能状态也会进行研究前及研究后的测量。而呼吸照护中心住院结果包括使用机械通气的天数、住院天数、脱离率和死亡率。运动训练组在训练后,在潮气量和呼吸浅快指数有明显的改善。 除了呼吸次数以外,控制组中没有显著的改变。两组在研究期间的功能性状态都有显著的改善。作者结论是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在运动训练后,对于在肺部力学和功能状态上被证明是有明显改善。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功能性状态和临床结果,常受限于病人的耐受性和肺部力学不佳,而这又常源始于疾病或长期卧床的结果。Chen等人评估长期机械通气病人执行运动训练后,在肺部机械力学、生理功能状态和住院的预后的影响。他们发现在呼吸照护中心里的长期机械通气病人在运动训练后,对于在肺部机械和功能状态上被证明是有明显改善。

第七篇文摘是由Toussaint与他的同事所发表的 “可携式肺内叩击通气设备的设定参数对于肺内的影响”。 他们设计一个体外研究,针对三种可携式肺内叩击通气设备借由设定参数改变来比较对于肺内的影响。参数设定频率从每分钟90至250循环,吸呼时间比从1比2到3比1,压力从10到60 cm H2O。共有72种组合。利用呼吸气流描速计纪录在测试肺中的四项结果:呼气和吸气流速比、吐气末正压、通气量和叩击。叩击是以压力曲线的斜坡来评估。从资料分析中来分析差异性。呼气和吸气流速比会随着吸呼时间比的增加而增加。呼气末正压会随着频率、压力和吸呼时间比的增加而增加。通气会随着增加压力和降低频率而增加。当增加频率和降低吸吐时间比,和在吸呼时间比为1:1或更少时增加压力,叩击会随着增加。作者结论利用可携式肺内叩击通气设备,参数改变会改变对肺部的机械作用。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尽管使用肺内叩击通气在不同的呼吸疾病上有潜在好处,设定参数对于肺部机械力学上的影响仍然是未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oussaint等人利用三种可携式肺内叩击通气设备,借着改变设定参数来比较肺部影响。他们发现利用可携式肺内叩击通气设备,参数改变会改变对肺部的机械作用。增加频率会增加呼气末正压和叩击,但会降低通气。 增加吸呼时间也会增加呼气末正压和呼气和吸气流速比,但降低叩击。增加压力会增加呼气末正压和通气。虽然这是一项实验室中的研究,但是这些结果也提供了对于使用肺内叩击通气的见解。

第八篇文摘是由Redondo等人所发表的” 头盔式无创机械通气对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作用”。此为一项前瞻性的观察研究。作者在两年的期间内,评估了在外科手术后监护病房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病人。作者收集了病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还有急性呼吸衰竭与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数据。以连续性血流动力学技术(PiCCO)来评估血行动力学变化并纪录病人临床变化。所有急性呼吸衰竭的研究对象都是以无创机械通气作为第一线治疗,不论此方法是成功或是最后仍需要插管。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是否失败的危险因子由后续状况来决定。99个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使用头盔式无创机械通气,75%不需要插管。根据逻辑回归分析,作者归纳出三个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的危险因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及使用无创机械通气一个小时内情况没有改善。作者们的结论是:相对于在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使用传统的机械通气,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是另一项有效的选择。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由Redondo等人所发表的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具体了解急性手术后呼吸衰竭的病人使用面罩式无创通气,特别是CPAP,治疗中可预期的失败因素。他们发现面罩式无创通气可以提供急性手术后呼吸衰竭病人一个有别于传统机械通气的另一项选择。三个使用无创通机械通气失败的危险因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及使用无创通气初始一小时内PO2/FIO2没有改善。这项信息对于将无创通机械通气使用于此类病人群有所帮助。

第九篇文摘是由Yang及其同事所发表的”肺结核涂片阴性误诊的相关因素-台湾的经验”。他们回顾了2004年台湾疾病管制局记录当中193位诊断出肺结核病人的记录,包括检验结果有矛盾的病人。当其他情况被发现且最初的胸部X光影像为异常时,则重新修正诊断。由痰液样本中分离出肺结核分枝杆菌占37%,非肺结核分枝杆菌占2%,及没有肺结核分枝杆菌的占61%。有13.5%初始诊断为肺结核的病人被修正诊断。由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阳性的病人比起培养为阴性及培养为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的病人其重新修正诊断的状况较少。在此研究当中,肺部空洞并非修正诊断的显著预测指标。作者归纳出结论:痰液涂片结果为阴性的不正确肺结核诊断,大都来自于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出的结果,比较少来自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为阳性的病人。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一位根据病史、身体检查,和胸部X 光检查而呈现TB的病人,其痰液涂片的结果却呈现阴性时,对临床人员在诊断上是一个两难的局面。Yang等人的在研究误诊及不适当治疗TB病人当中可能的因素。她们发现痰液涂片结果为阴性的不正确肺结核诊断,大都来自于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出的结果,比较少来自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为阳性的病人。

第十篇文摘是由Lee等人所发表的”弥漫性支气管炎DPCR1对于韩国哮喘病人在使用阿司匹林会加重在呼吸疾病风险的影响。” 在发现有多形性基因的189个韩国哮喘病人,将其分成93个会因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疾病的实验组及96个具有阿司匹林耐受性的控制组。使用阿司匹林来做激发试验,如果病人有FEV1显著下降,表示此病人是会因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疾病的个案。 初始的分析显示出rs2517449和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疾病具有显著相关性。然而,相关连的信号在多重测试矫正后消失。除此之外,rs2517449和rs2240804也是在使用阿司匹林来做激发试验后造成FEV1下降的相关讯号。在多种测试对照后,仅有rs2517449相关信号仍存有与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疾病具有显著相关性。作者们归纳结论:弥漫性支气管炎危急区域1多形性基因(DPCR1)与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疾病的危险因子不相关。

Dean Hess博士评论是

Lee等人探究人类急性弥漫性支气管炎DPCR1和显性哮喘 中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疾病间的相关连。他们发现在韩国哮喘患者身上,急性弥漫性支气管炎DPCR1并非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疾病的危险因子。

本月我们所发表的综合性评论是监护病房后续追踪诊所和在监护病房中的胸部超音波。我们发表了在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时,使用湿化的临床标准。本月的个案报告有:一位预期发生气胸的早产儿接受辅助通气;一名因急性呼吸衰竭,经由内视镜面罩接受无创通气的腹胀病人;一位因输血导致急性肺损伤,使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及提高小儿病人使用正压气道依从性的住院病人模式。本月的教学个案是成人病人中,异物长期存在于气管支气管。

以上是2012年5月份的呼吸治疗期刊的简体中文网播,由刘金蓉呼吸治疗师负责播音,感谢王胜昱医师的协助翻译,袁月华主任修稿、朱家成呼吸治疗师审稿。如想进一步了解原文内容或是过去议题,请上美国呼吸治疗期刊网站,www.rcjournal.com,您也可以由网络上订阅,自动收到未来的网络广播议题,谢谢您的参与,再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