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劉金蓉呼吸治療師,為您進行2012年9月份美國呼吸照護期刊的中文網播。每篇文摘後,雜誌主編Dean Hess博士有摘要講評。
第一篇文章是由Haynes所發表“將呼吸制動噴霧器使用於COPD惡化的病人的隨機控制試驗。”此研究目的是探究AeroEclipse II呼吸制動噴霧器使用於COPD惡化病人時,是否比連續流量之小量噴霧器可以產生更好的支氣管擴張反應。
本隨機控制試驗納入了四十位病情惡化的 COPD病人。主要觀察的實驗結果是吸氣容量,和以Borg量表為依據的呼吸困難程度。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的所有病人被隨機分派到兩組:使用呼吸制動型噴霧器組,和連續流量小量噴霧器組。
在兩組中,受試者每4小時經由噴霧器接受2.5毫克的albuterol sulfate和0.5毫克的ipratropium bromide噴霧,以及視需要每二小時接受2.5毫克albuterol的噴霧。在受試者接受第六次噴霧治療後約2小時,研究者重複測量他們的吸氣容量、呼吸困難程度、呼吸頻率,和心率。實驗流程結束後,研究者發現使用呼吸制動型噴霧器的病人,其吸氣容量比使用小量噴霧器者大。
在吸氣容量的改變程度方面,也是使用呼吸引動型噴霧器者改變較多,同時該組的呼吸頻率也較低。在休息時的Borg分數或住院天數方面,兩組之間並無差異。作者的結論是,在病情惡化的COPD病人中,呼吸引動型噴霧器比連續氣流的小量噴霧器,更能有效的減少肺過度充氣,以及降低呼吸頻率。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呼吸制動型噴霧器是較新的設備。Haynes指出呼吸制動型噴霧器在減少肺過度充氣和呼吸頻率方面,都比傳統噴射噴霧更為有效。
如Lin 和Fink state在他們的評論中提到的,此篇文章是第一個使用相同的藥物劑量和容量,將呼吸制動型噴霧器與傳統噴霧器做比較。而呼吸制動型噴霧器帶來的益處,是否大於它所多出的成本則還尚未確定。
第二篇文章是由van den Bosch 和其同事所發表“急性氣喘發作兒童在小兒加護病房住院的危險因素” 。此研究是使用一回顧性多中心個案控制的設計,個案包括因嚴重急性氣喘住在小兒加護病房和有小兒科或小兒胸腔門診治療病史的兒童。
控制組是有氣喘,但沒有因嚴重急性氣喘而住在小兒加護病房的兒童,兩組之間的性別、年齡、住院史,和從診斷氣喘以來的時間的條件皆相當。作者將66位個案164位控制組相比較,分析了14個可能的危險因素。在單邏輯分析中,只有一 項與PICU住院事件沒有相關。
在多邏輯斯回歸分析後,有4個危險因素仍顯著,這些包括主動或被動抽菸、過敏、因氣喘早期住院,與未消毒的居家環境。作者認為醫師和父母應該注意這些危險因素,並且努力去對抗它們。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兒童嚴重急性氣喘與實質病態率和可能需要住在小兒加護病房相關。van den Bosch 與其同事發現小兒加護病房住院的明顯危險因素是主動或被動抽菸、過敏、因氣喘早期住院,和未消毒的居家環境。
如Myers在他評論中說明的,這些是在患有氣喘的兒童中常見的誘發因子和事件。修正這些危險因素是否能減少小兒加護病房住院的機率仍待確定。
第三篇文章是由Mak等人所發表“在香港青少年主動和被動抽菸與氣喘症狀的相關性”。總共有6494名香港中學生參與在2000-2001年的健康相關行為的普遍研究。他們報告了他們的人口統計學的因素、生活型態、和調查表裡的氣喘症狀。
另外,他們還評估了這些青少年有抽菸的父母人數,和會抽菸的好友人數。他們使用邏輯迴歸分析模式來確定不同抽菸狀況的學生、父母、和好朋友,及有人口因素和生活型態的調整,其經常有氣喘症狀的危險比。
過去有抽菸、輕微,和重度抽菸者分別是17.5%、7.7%和1.0%。此外,35.1%的參與者的父母其中一個會抽菸,和3.8%的參與者的兩個父母都抽菸。重度抽菸者比起那些從未抽菸者更有可能有運動誘發支氣管痙攣的經驗和夜間咳嗽,以及兩種症狀都有。
對於至少一位父母抽菸和一位會抽菸的好朋友與那些沒有一位父母或好朋友會抽菸者比較相對危險比為1.45、1.61和2.43。作者得到結論是,青少年本身是重度抽菸者和有會抽菸的父母及一位會抽菸的好朋友比起其他者更可能有氣喘症狀。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此研究是由Mak等人調查在香港中學生有氣喘症狀與主動和被動抽菸的相關性。不出所料的是,他們發現青少年本身是重度抽菸者和有會抽菸的父母及一位會抽菸的好朋友比起其他者更可能有氣喘症狀。如Goodfellow指出的,此研究強調了菸草和空氣品質監控的重要性。
第四篇文章是由Monteiro 和其同事所發表“COPD病人在運動時,吐氣末正壓對動態過度充氣的影響”。作者試圖去確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運動時,吐氣末正壓對不同階段的肺容積之影響。
這是一個非隨機研究,實驗性的比較了兩個運動狀態,有使用和未使用吐氣末正壓,病人須完成跑步機運動測試,在執行運動時,及運動之前和之後立即測量肺容積。那些明顯地動態過度充氣的發展,被定義為比運動前的吸氣容量至少減少15%,定義方法是被邀請進一步的研究參與反覆同樣的運動流程,同時接受經由一彈簧承載阻力器的臉部面罩所產生的吐氣末正壓。
作者主要的觀察結果是在兩個運動狀態下運動後的吸氣容量變化。46位患有中度到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是一開始被納入的。由此一開始的樣本,37%出現明顯的動態過度充氣。比較運動前後,當使用吐氣末正壓時明顯可觀察到吸氣容量較少減少,允許最終值有更大的吸氣容量。
作者的結論是,EPAP 的運用可以減少動態過度充氣,其證據為在之前有運動動態過度充氣表現的COPD病人,在亞極限運動後有較低的運作肺容積。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EPAP無法減輕呼吸肌肉作功, 但可以減少吸氣閾值阻力,和減少動態呼吸道的壓迫。Monteiro等人發現將EPAP應用在之前已有運動引發動態過度充氣的表現的COPD病人,在亞極限運動後可減少動態過度充氣。正如Hernandes 和Pitta的說明,這項簡單且較可便宜的設備有可能使COPD病人運動訓練達到最佳化。
第五篇文章是由Fernandez 和其同事所發表“居家機械通氣中 的鼻面罩對口鼻面罩:以病人的偏好作為一選擇介面的策略”。此研究的目的是去探討病人的偏好在處置非侵襲性呼吸器面罩和評估其與有效性的關聯。
它是一項前瞻性研究,重複地對接受居家機械通氣的病情穩定病人進行測量。在白天和過夜的時間替換地測試口鼻面罩和鼻面罩,並且測量動脈血液氣體分壓和監測血氧飽合濃度。在每個過夜的時間結束時,病人利用一視覺模擬量表評定介面舒適度。
在三個月時,作者評估治療的持續度與有效性。29位病人完成此研究。口鼻面罩和鼻面罩皆明顯減少二氧化碳分壓。超過三分之一的病人偏好口鼻面罩,而大致上鼻面罩被視為較舒適的。
在第三個月時,有效性和持續度在那些使用口鼻面罩或鼻面罩治療之間顯示沒有不同。作者對此提出結論,病人的選擇是一對在選擇治療居家機械呼吸器介面上的有效標準。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介面是病人在非侵襲性呼吸器期間舒適度及持續度的關鍵因素。Fernandez與其同事發現三分之一病人偏好口鼻面罩,但是鼻面罩卻是一般認為較為舒適。在三個月後,有效性和持續度在那些使用鼻面罩和那些使用口鼻面罩之間並無不同。此研究的結果顯示我們在為非侵襲性通氣選擇介面時,病人的偏好也應納入選擇的標準之中。
第六篇文章是由Barbagallo 與他的同事所發表:”在肺葉切除術後,預防性使用頭盔式CPAP: 一項前瞻式隨機控制研究。”作者將50位受試者隨機分派成兩組:其中一組持續接受0.4的FIO2,另一組使用兩次各120分鐘的頭盔式CPAP,兩次之間使用氧氣治療4小時。作者在病人進入ICU時、住進ICU後第1、3、7、9、24小時,以及進入胸外病房,與手術後一星期,採檢受試者的血液氣體分析。作者觀察了手術後合併症的發生率、死亡率和住院時間。在頭盔式CPAP第二部分治療結束,實驗組與控制組比較之下,在PaO2 與 FIO2 比值上有明顯的升高,但氧合作用的改善並未持續超過24小時。與原本標準方式治療比較,在術後預防性使用頭盔式CPAP治療是可顯著的減少住院天數。術後嚴重或輕微合併症的發生數目在兩組中是相似的。對於再次進入加護病房或死亡率則沒有不同。作者的結論是,預防性使用頭盔式CPAP可改善PaO2 與 FIO2 比值,但是氧合作用的改善去無法持久。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Barbagallo等人發現,雖然使用CPAP可改善PaO2/FIO2,但是好處無法持續。在兩組比較中,術後合併症,重返加護病房和死亡率上是相似的。此研究中是使用頭盔式介面來提供CPAP,也許使用類似北美所使用的其它介面會產生相似的結果。未來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才能確定CPAP 在術後時期的角色。
第七篇文章是由Nardi 等人所發表:“睡眠血氧監測儀和經皮二氧化碳監測在使用居家呼吸器的神經肌肉疾病病人上”。這篇研究的目的是確定,對於神經肌肉疾病病人而言,睡眠血氧監測儀和經皮二氧化碳監測是否可在相同的夜晚,對於評估使用呼吸器的效力而言,有互補的作用或可交互替換。資料蒐集是回顧性從58個慢性神經肌肉呼吸衰竭有接受居家呼吸器的病人。作者記錄了脈衝式血氧監測和經皮二氧化碳數值,在住院一個晚上如同一般病人照護一樣。單獨利用經皮二氧化碳監測,當中有41%病人的換氣不足是被偵測到的,另外只有利用脈衝式血氧監測時其三種不同的標準點為5%、14%和22%的病人。同時使用血氧監測儀和經皮二氧化碳監測顯示有換氣不足的佔病人的43%。作者結論,在評估神經肌肉疾病病人的居家呼吸器效能來說,單獨使用血氧監測儀對於排除換氣不足是不夠的。而在此族群病人第一線調查時,血氧監測儀和經皮二氧化碳監測兩者皆須整夜被記錄。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在神經肌肉疾病病人中,換氣不足很少伴隨有通氣灌流不配合。因此,血氧監測儀對於發現肺泡換氣不足比有肺疾病的敏感度較低。Nardi和他的同事評價了血氧監測儀和經皮二氧化碳對於監測居家使用呼吸器效能,兩者是互補或是可替換的。他們發現對於神經肌肉疾病病人而言,單獨使用血氧監測儀對於排除換氣不足是不夠的。他們建議對此類病人,應整個晚上都同時使用血氧監測儀和經皮二氧化碳進行監測。
第八篇文章是由Williams和他的同事所發表:” COPD病人增加走路距離後降低其對空氣饑渴的主動描述”。這研究調查了進行八週肺復原計畫後,在描述呼吸困難的差別和是否產生感受上不同,將會表現在對肺復原的反應上。COPD病人在進行八週肺復原計畫前後,分別提供他們對於呼吸困難的感受。主要對肺復原的反應結果是六分鐘走路測試和喬治呼吸調查問卷。在107位進行肺復原計畫的病人中,有94位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標準,58位病人有評估前及評估後資料。在實驗對象中,對於描述空氣饑渴、鬱悶、遺憾,無奈的感覺有明顯比例下降。肺復原的六分鐘走路測試對於實驗對象在空氣饑渴的描述有很大的改善。作者的結論是:在做完肺復原後,對於呼吸困難的感覺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實驗對象是有減少的。且在六分鐘走路測試後對於空氣饑渴的描述有明顯的改善。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Williams等人評值了進行八週肺復原計畫後,在描述呼吸困難的差別和是否產生感受上不同。他們發現在做完肺復原後,對於呼吸困難的感覺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實驗對象是有減少的。而且在六分鐘走路測試後對於空氣饑渴的描述有明顯的改善。
第九篇文章是由Kaneko 和Horie所發表:”健康受試者胸部及腹部呼吸運動的型態”。此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利用3D測定在健康受試者呼吸時胸腔及腹部距離觀察點和對於年紀、姿勢、性別的呼吸時的影響。作者對100位健康受試者中,利用3D研究在胸腔及腹部呼吸運動時移動的距離。測量呼吸運動是利用3D的系統。受試者處於仰臥和坐姿且是安靜而深的呼吸之下。有十三個反射記號是被放在上及下腹部。兩個呼吸的移動範圍是利用3D在半個呼吸週期內測量。 呼吸次數是以呼吸運動分析來計算。而在安靜呼吸下,胸腔及腹部的記號平均距離比深呼吸少三分之一。上胸腔移動是隨著年齡明顯的下降。除了在仰臥時的安靜呼吸以外,女性腹部呼吸移動比男性少。坐姿時在安靜且深的呼吸下比仰臥時,在兩個胸腔記號的距離移動大於腹部距離。作者的結論是:觀察呼吸運動型態與年齡、性別和姿勢影響是有相關的。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在這篇文獻,作者利用3D測量健康受試者呼吸時胸腔及腹部距離觀察點和對於年紀、姿勢、性別的呼吸時的影響。他們發現呼吸運動型態與年齡、性別和姿勢是有影響。而這個資訊對於身體檢查評估呼吸型態是有幫助的。
第十篇文章是由Özgür和他的同事所發表” 一項合併了動態性過度充氣和運動能力,用來預測 COPD病人致病率和死亡率的整合性指標。”作者的目的是想要評估動態性充氣過度和運動能力的影響在預測肺疾病發病率與死亡率,對象在四年期間經由急診或是住院的COPD病人,他們蒐集了73個病情穩定的COPD病人。急診和因惡化入院的不同的呼吸參數關係、靜態性過度充氣(測量是在休息時由吸氣容量與肺容量比率)、動態性過度充氣、動脈血中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及呼吸和所有造成死亡率的因素都會被評估。而平均追蹤期間是47個月。在這期間有八位死亡。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顯示:在動態性過度充氣和六分鐘走路測試少於439公尺的病人中,累積死亡率明顯的降低。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顯示造成呼吸和所有造成死亡率的因素部分,動態性過度充氣和六分鐘走路測試是獨立預測因子。作者的結論是:動態性過度充氣和運動能力對於預測COPD的致病率和死亡率而言,是可以信賴且獨立的預測因子。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蒐集了73個穩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利用一個整合性指數合併了動態性充氣過度和運動能力來預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率與死亡率。動態性過度充氣和運動能力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以信賴且獨立的預測發病率與死亡率的因子。因此,在評估COPD病人的長期臨床預後方面,考慮使用動態性充氣過度和運動能力是合理的。
第十一篇文章是由Lee及其同事所發表“使用直立式吐氣陽壓治療及運動對COPD和支氣管擴張症合併有胃食道逆流病人的影響”。此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吐氣末陽壓治療及標準化運動與胃食道逆流的增加的相關性。在使用雙頭的探測元件,二十四小時持續監測食道內的pH值,此時所有病人都會進行一次吐氣陽壓治療、六分鐘走路測試以及grocery shelving task(貨物袋置架測試)。在每次介入其間,都會記錄發生逆流的次數和時間比例,並將之與背景時間做比對。
最後共有由五十七位病人完成試驗。其中31%的病人在吐氣陽壓治療過程中會發生單獨的遠端食道逆流,25%的病人在六分鐘走路試驗當中會發生,另外也有31%的病人在grocery shelving task的過程當中會發生。然而,在六分鐘走路測試或吐氣陽壓治療下,與相對應的背景時間來做比對,遠端逆流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在grocery shelving task與六分鐘走路測試期間,與相對應的背景做比較,逆流的次數減少,但在吐氣陽壓治療過程則無差異。
作者們的結論是:胃食道的逆流會發生在物理治療時,包含使用吐氣陽壓做呼吸道清除治療、六分鐘走路測試及測量上肢活動時。然而,目前這些活動也不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因此尚無需要進行修正後的緩和活動來減少胃食道逆流發生的必要性。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有趣的是,這些作者發現,胃食道逆流可能發生在使用吐氣陽壓做呼吸道清除治療、六分鐘走路測試、測量上肢活動時及grocery shelving task。然而,目前這些活動也不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因此尚無需要進行修正後的緩和活動來減少胃食道逆流發生的必要性。
第十二篇文章是由Marques及其同事所發表“Crackles是否是評估氣道清除治療的適當指標?”。此研究的設計是評估肺部crackles在單次的呼吸道清除治療前後的改變。由英國診所門診招募二十三位穩定的支氣管擴張症病人,並且給予單次的呼吸控制呼吸道清除治療的療程。呼吸音在治療的前後在七個胸部解剖學位置給予聽診並記錄下來。
有57%的參加者在介入治療的前後crackcles有差異性,在介入治療後的呼吸音顯著的變小。而觀察其肺功能及血氧飽和度沒有顯著改變。作者的結論是:在單次的呼吸道清除治療後crackles被發現有所改變,且顯示在呼吸治療的介入之下有新的預後。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在這篇研究中,作者們在執行氣道清除治療的前後,利用電腦化的呼吸音分析來測量crackle參數。他們發現到在單次呼吸道清除治療後crackles的期間產生改變。這是一個有潛力的客觀評估呼吸治療介入的預後。然而,將此執行到一般病人照顧上仍需做進一步的研究。
第十三篇文章是由Simon及其同事所發表“阻塞性睡眠中止症病人的嚴重程度合併或未合併有心血管相關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去檢視較嚴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是否與心血管相關疾病相關,包含了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及/或心血管疾病。這是一篇回溯性研究,由作者的睡眠實驗室尤其針對阻塞性睡眠終止的病人來做研究。
重新檢視病人整夜和半夜的多頻道睡眠紀錄儀數據報告,數據使用邏輯回歸分析做評估兩組作比較,嚴重阻塞性睡眠中止症病人其多頻道睡眠紀錄及日間嗜睡量表。分析190位病人,有任何心血管疾病都被記錄為較嚴重的睡眠終止症,其勝算比為3.24。
睡眠效率大於90%及平均血氧飽和度大於95%的病人較少合併有心血管相關疾病。但是嗜睡量表在統計學上顯著性的差異。作者的結論是:中度到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合併有心血管相關疾病病人具有較高的風險,但在日間嗜睡量表上無顯著性上升。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在此研究當中,評估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合併或未何併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相關性。作者發現中度到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有較高合併有心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但在日間嗜睡量表上無相關性。此顯示有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病人,就算沒有出現症狀,也應該檢查是否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情形。
第十四篇文章是由Stein及其同事所發表本月最後一篇原創性論文是“在小族群足月嬰兒橫膈膜的電氣活動”。本篇是一個小數量的個案系列研究去建立足月嬰兒的初期橫膈膜電氣活動數據,去了解這些數據在醒著、睡著及餵食狀況下的改變。三個足月兒在研究時在呼吸空氣及母親餵奶下觀察四個小時。以內含電極的鼻胃管放置到橫膈的高度做電氣活動的測量。
記錄了嬰兒們醒著和睡著時的呼吸速率及心跳速率。餵食狀態包括餵食時、餐前三十分鐘及餐後三十分鐘。平均橫膈電氣活動的高點是11個微伏特。平均橫膈電氣活動是3微伏特。最高和最低是醒著的時候和餐後三十分鐘最低。作者結論:這些數據對辨別嬰兒呼吸病理及監測往後的呼吸健康是有用的。
Dean Hess博士評論是
我們目前並不知道足月的嬰兒的橫膈電氣活動的正常值。Stein及其同事發現,橫膈的電氣活動在嬰兒醒著的時候較高,反映出醒著及活動的時候有較大的潮氣容積來應付代謝增加的需求。他們也發現,在餐後橫膈的電氣活動較低,且可能因為較高的腹內壓力有較高的呼吸速率來代償減少的潮氣容積。
本月的回顧性文章是艾森曼格綜合症,和小兒高頻震盪通氣。我們的個案報告是Williams-Campbell症候群、肋膜積液、肺支氣管麴菌症過敏、肺切除術後的低血氧症。教學病例是回收鎖骨下靜脈導管導後的水胸和病人腫瘤組織引發的自發性咳痰。
以上是2012年9月份的呼吸照護期刊的中文網播,由劉金蓉呼吸治療師負責播音,感謝倪子晴、吳致穎及何于涵呼吸治療師的協助翻譯,彭逸豪呼吸治療師修稿、朱家成呼吸治療師審稿。如想進一步了解原文內容或是過去議題,請上美國呼吸照護期刊網站,www.rcjournal.com,您也可以由網路上訂閱,自動收到未來的網路廣播議題,謝謝您的參與,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