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2016年3月份呼吸照護期刊的網路播音。我是劉金蓉呼吸治療師,代表期刊主編Dean Hess博士進行中文網路播音,現在開始宣讀由Dean Hess博士為您精選的論文。
第1篇文摘是Ball等人估霧化器位置、氣體流量和持續氣道正壓(CPAP)對霧氣給予的影響的研究,他們研究一種有蓋的T形管可使albuterol供應最大化,結果顯示霧化器應放置靠近病人。霍爾特(Op't Holt) 認為,現在是呼吸治療師和其他專業人員使實證在機械通氣過程中提供霧化治療時使用的時候了。
第2篇文摘是皮里耶帕森(Piriyapatsom)等人評估在創傷族群和呼吸器相關聯事件的處理流程。他們發現,在高風險創傷病人以和感染有關的呼吸器相關併發症的條件來識別呼吸器相關性肺炎的精確度很低。正如本文以及Jorens社論明確指出,和感染有關的呼吸器相關併發症和呼吸器相關性肺炎是不同的實體。此外,呼吸器相關聯事件處理步驟是用於監視,而不是用於臨床鑑別呼吸器相關性肺炎的。
第3篇文摘是劉等人評估不耐受非侵襲性通氣(NIV)病人的特質、預測和結果。結果發現,年輕病人有心搏過速和呼吸急促者可能比較不能忍受非侵襲性通氣。不能忍受非侵襲性通氣將導致疾病惡化。正如德累斯(Dres)和地目而(Demoule)指出,病人無法忍受非侵襲性通氣在臨床上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第4篇文摘是艾耶(Iyer)和M黑娜(Mhanna)評估早產兒使用高流量鼻導管與吐氣末食道壓力之間在的關聯。結果發現,鼻導管氣流範圍2至8升/分鐘,對應到食管壓力範圍為2至15厘米水柱。作者的結論是流量和食道壓力之間有關聯,縱然在產生吐氣末食管壓力的量也有些變異性。
第5篇文摘是瓊斯(Jones)等人比較急性呼吸窘迫病人使用經鼻導管高流量治療和標準氧氣治療方式,對非侵襲性通氣或侵襲性通氣的需要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經鼻導管高流量治療是安全又可能減少氧氣治療升階的需要,但,它不能降低呼吸器支持的需要。
第6篇文摘是K卡塔(Chikata)等人研究經鼻導管高流量治療管路內水氣凝結的因素,結果發現,在25℃的環境溫度,它們很少有水氣凝結,但在20ºC有相當的水氣凝結。作者的結論是環境溫度對於管路內水氣凝結有顯著的影響。
第7篇文摘是皮里耶帕森(Piriyapatsom)等人推測術前共病症、後天肌肉無力和腎功能不全是在外科加護病房重插管的預測因素。結果發現,血中尿素氮升高、低血紅蛋白和肌肉無力是重插管的獨立危險因素。這些風險因素提供臨床醫生在考慮拔管時做出適當的氣道處置決策。
第8篇文摘是賽門(Simon)等人評估使用電腦斷層掃描在急性呼吸窘迫症病人的效用。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評讀產生了有用的診斷信息、預後判斷及認識到隨後的疾病。經由電腦斷層掃描得到的結果可以導致26%的病人做處置上的改變。
第9篇文摘是史蒂芬(Stéphan)等人針對心胸外科手術後病人進行經氣管執行支氣管鏡抽吸與支氣管肺泡沖洗術的方式採樣培養,比較ICU獲得非呼吸器相關肺炎的發生率監測。結果發現,修改後的臨床肺部感染評分表的確診率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的細菌培養均優於支氣管鏡氣管內抽吸液的細菌培養,所以,當細菌培養結果是陰性時,停用抗生素是安全的。
第10篇文摘是拜萊斯(Bailes)等人研究呼吸介面和CPAP值相關性,他們假設不同呼吸介面和測量的CPAP值之間沒有差異。結果發現,較低CPAP的設定組使用鼻導管使用高流量設定下壓力下降;較高的CPAP組,壓力隨流量增加而增加。因此,流量的設定會影響CPAP的測量,這可能歸因於自發呼吸的阻力增加或流量不足以滿足吸氣需求。
第11篇文摘是哈立德(Khalid)等人報告他們照顧患有嚴重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病人的經驗。他們報告在那些有合併症的死亡率高。而那些倖存於急性感染及其併發症一年後依然存活良好。
第12篇文摘是由王等人分析診所肺功能的FEV1 / FEV6是否適合替代FEV1
/ FVC <70 span="">。他們發現,在診所FEV1 / FEV6
<72 span="">%可以有效替代FEV1 / FVC <70 span="">%,這表示FEV1 / FEV6可能是診所檢測氣道阻塞的一個選項。 70>72>70>
第13篇文摘是斯莫爾伍德(Smallwood)等人模擬體外間接測量熱量計和容積二氧化碳監測儀監測氣體交換測量的精確度。結果發現,這些監測器都和參考的氧氣消耗值和二氧化碳值相符。以二氧化碳監測儀來測量兒童和成人範圍內的二氧化碳的產生值是最準確。這些設備表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程度。
第14篇文摘是布茲蓋茲(Bozkus)等人比較無症狀的吸煙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惡化病人(AECOPD)的脂質過氧化、端粒酶、鋅、銅和丙二醛含量。他們發現AECOPD組的銅鋅值比率比對照組低,而端粒酶、丙二醛、銅和鋅比對照組高。
第15篇文摘是周等人比較左室射血比率正常和無心肌功能障礙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之無明顯臨床症狀之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差異。結果發現正常左室射血比率病人的3層縱向和週邊左室收縮功能無明顯症狀。
第16篇文摘是在金(Kim)等人的研究肺癌病人接受肺葉切除後的12個月肺功能一系列連續的變化與肺功能恢復手術前的肺功能預測值的實際時間。他們發現,肺葉切除術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病人肺功能恢復到手術前肺功能預測值,需要超過1年的時間。然而,這種改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或那些開胸或接受手術後輔助化學治療的病人是見不到的。
這個月我們也發表了利用超音波聲引導橈動脈導管置入的回顧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